3月11日,2023年“中国文学下午茶暨‘一带一路’青年诗会”系列活动,在北京民俗博物馆东岳雅集内拉开序幕。来自巴基斯坦、泰国、缅甸、印度尼西亚、亚美尼亚、刚果(金)等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留学生与多位中国青年诗人欢聚一堂,以各自国家的语言朗诵诗歌、畅叙友谊。
中国作家协会《诗刊》社主编李少君、中国作家协会外联部副主任蒋好书、北京民俗博物馆副馆长霍楠、清华大学“一带一路”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陆洋,中国人民大学世界民俗文化研究所所长遂岩等嘉宾出席,并为活动揭幕。
李少君在致辞中表示,人类的心灵是相通的,中国、欧洲、亚洲、非洲,世界各地的诗人们以春天为主题,用诗歌把美和温情传送到“一带一路”的所有国家、地区。
霍楠在致辞中介绍说,举办 “中国文学下午茶”国际沙龙必将为中外文学交流提供一个新的开始,希望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诗人以诗歌相聚,感受古代建筑之美,品读诗歌之雅,让700年古建筑群为诗人带来新的灵感。
蒋好书在发言中表示,文学活动应该是国际大都市的“标配”,通过分享文学和诗歌,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以互相理解、互相倾听,分享不同命运背后相通的情感,找到心灵的共鸣。文学交流是“一带一路”民心相通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在艺术家罗世杰的古琴配乐中,中外诗人和青年用本国语言分享了精彩的诗歌。巴基斯坦留学生明竺朗诵《星星之外》、青年诗人杨碧薇朗诵《孤独星球》、亚美尼亚留学生海哥朗诵《假如我是一阵清风》,泰国留学生郑建德朗诵《金岭行》,印度尼西亚留学生克里斯朗诵《勇气》等,参会人员纷纷表示,希望“一带一路青年诗会”活动能延续下去,以文学方式促进更多中外作家和读者对话交流,为中外文学青年搭建文化交流的平台,以实际行动诠释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的深刻内涵。